黃知勇 都市博客 從IT角度看數碼電台
數碼電台(DBC)宣布,將於下月11日停播,台長鄭經翰解釋,因其中四名股東有政治考慮,拒絕履行注資的承諾,令數碼廣播面臨清盤危機。
大班一向我行我素,由他掌舵的數碼電台亦一貫其風格
,例如在互聯網的應用上便可見一斑。若大家去過數碼電台的網頁,會發現除了節目表及現場直播的功能外,便甚麼也沒有,不單找不到主持人及節目介紹,甚至連最重要的功能—節目重溫都沒有。若把它與商台的881903.com,甚至網上電台hkreporter 作比較,你便會懷疑這網頁會否過分簡潔。
猶記得大班於兩個月前接受訪問,談及拒絕放archive(節目重溫)的原因,是擔心若有網站又有節目重溫,聽眾便不會去買數碼收音機。他們寧可花錢生產數碼收音機,並以蝕本價發售,亦不願意加大網上廣播伺服器的功能。
筆者的同事早前去訪問剛脫離了商台的DJ伊維特,談及現今電台的困境。她說,現代人有太多娛樂,無聊上網四處瀏覽都可以看足一天,要聽眾定時定候去開收音機,是非常困難的事。我想這一點大家都明白,故才會有網上節目重溫的功能,甚至連無綫也要把劇集放上TVB.com。追看電視劇必先要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,才會有興趣追下去。無綫此舉,可說是為了追求未來的收視。其實聽電台節目也一樣,是一種習慣,但問題是,這習慣應如何建立?
至於數碼收音機的角色其實亦不應太過看重。沒錯數碼收音機的廣播質素遠高於FM收音機,但在現今的高速互聯網世界,絕對負荷得到。一般來說,若音頻串流的數據傳輸量達700Kbps的話,人的耳朵就分不出瑕疵,現今的互聯網甚至連傳送3000Kbps 高清視訊串流都冇問題,「區區」的700Kbps又怎會有困難?相反,據說數碼電台的廣播覆蓋率一直都不是很好,其實互聯網絕對是理想的輔助。
再者,現在要人拿着一部收音機去收聽節目,已是十分奢侈的事。在商業智慧上,有一說法是要擅用每人身上攜帶的用品。現今每人身上一部智能電話,若能善加利用,將會有無限可能。數碼電台目前的手機app只提供即時播放功能,大家可以想想,若能在app中加入即時與主持聊天,甚至成為一個公開討論的平台,吸引力是否大大增加?
近日深夜收看《巾幗梟雄》,故事講到必武被標參,當大家都決定要交贖金之際,四奶奶大叫:「一日唔交贖金,必武都唔會有事,但一交贖金,必武就一定會死,咁顯淺的道理,三歲細路仔都識,點解我哋大人就唔明?」其實大人唔明的道理還有很多,例如現今的數碼科技發展迅速,何不抓緊機會,搭上這通便車?又例如細路仔都知有錯就要認,為何明明經營劏房都死口唔認,到被人踢爆,才急急發聲明?。
黃知勇
(逢周二見報)
18年前曾於「倚天
電腦雜誌」內連載專欄,
第一代本地「腦記」。
jeff.wong@metrohk.com.hk
weibo.com/1853960890
(逢周二見報)
18年前曾於「倚天
電腦雜誌」內連載專欄,
第一代本地「腦記」。
jeff.wong@metrohk.com.hk
weibo.com/1853960890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