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12年06月01日)
拿著銀聯卡走進倫敦麗晶街買名牌產品,已非新鮮事,即使中國第二大食品公司光明食品集團從私募股權公司利安資本(Lion Capital)手中,購下英國麥片生產商維他麥(Weetabix)60%股權時,若果在倫敦能夠用人民幣作交收貨幣,相信這個交易方式也不會令人感到驚訝,只是掌管香港經濟的官員神經會否受觸動,感到威脅迫近。
香港過去憑藉協助外商走入內地市場而急速發展,當97年回歸後,又憑「一國兩制」的獨特優勢,幫助內地走出去,其中包括在過去兩年受惠發展迅速的人民幣離岸市場。正當本港金融界沾沾自喜之際,其實,除了香港外,多個亞洲和中東國家早已虎視眈眈,兼力圖分一杯羹,像新加坡的銀行也已推出人民幣儲蓄業務、日本擬購買約100億美元(約780億港元)的中國國債、南韓擴大與中國的貨幣互換,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年初亦與中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。 快速複製香港模式 不過,遠在歐洲的倫敦正快速複製香港的模式,而這個全球金融中心對手似乎更想藉此雄霸歐洲市場,如果短期內將一疊疊人民幣用作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買股票,又是否奢望呢?當然,倫敦要發展人幣離岸市場時,著實擁有無可競爭的經驗和潛力空間。首先,在歐洲貨幣還沒有統一前,倫敦早已於1957年發展國際金融市場重要一種貨幣——歐洲美元(EURODOLLAR)。歐洲美元是美國以外地區美元存款等市場,其最大特點就是貨幣並非在美國境內銀行處理,不受美國的銀行法規限制,包括利率限制等。這種貨幣的出現,主因在20世紀,國際貿易發展迅速,美國向歐洲進口貨物時,大量美元流向海外,加上美國本土對金融市場的管制也較嚴格,當時甚至有美國企業的歐洲分支借歐洲美元,以方便管理,亦造就倫敦拓展美元離岸交易市場。 經過多年發展,倫敦處理的外匯交易量佔全球約32%,而日交易額約涉1.2萬億美元(約9.36萬億港元)。 當歐洲美元日漸成熟,更在銀行之間發揮互相融資功能,並可協助金融機構、企業等處理存款和貸款,而且讓政府及企業發行歐洲美元債券集資,同時形成一個債券市場。 發展空間方面,借鑑歐洲美元市場的經驗,倫敦確具備足夠的基建設施,包括交易硬件,並且已有一定數量的交易對手,更可參考前殖民地香港所發展的業務,像滙豐控股(005)早前便成功在倫敦發行20億元人民幣點心債(人民幣債券),認購期間更錄35億元人民幣追捧,連該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也稱,此次發行人民幣債券,意味倫敦作為人民幣國際交易中心的發展再邁進一步,反映市場巨大潛力。此外,渣打最近在倫敦發行10億元人民幣的商業票據,而工商銀行也在當地發行總值1億元人民幣的存款證。 擴大人幣規模不難 其實,只要爭取更多人民幣在區內逗留,規模便可逐步擴大。據調查顯示,去年倫敦的銀行同業及客戶人民幣存款已達1,090億元人民幣,其中個人客戶存款佔350億元人民幣,雖只相當於本港逾5,500億元人民幣存款的20%,但日後不難急起直追。吸納人民幣方面,其實去年中國與貿易夥伴所進行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金額高達2.08萬億元人民幣,比2010年大增逾3倍,而有關金額更差不多相等於中國整體貿易的10%。此外,內地正發展內需市場,如果進口趨勢持續增長,並讓人民幣流往海外,只要有一個離岸市場供海外進口商更輕易匯兌回本國貨幣,或許他們與內地企業做生意時會棄用美元作結算,如此不難建立一個人民幣資金池和流通市場,像中日兩國於今日起實施人幣和日圓直接交易般。 中國企業過去數年積極「走出去」,藉併購等方式擴展業務,或吸取對手的技術,去年中國直接海外投資金額已涉高達4,373億美元(約3.4萬億港元),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亦預測,有關金額直至2016年,每年平均將達2,800億美元(約2.1萬億港元)。 資料顯示,歐債危機令內地企業物色收購時,有能力找更吸引的目標,單是去年,中國企業在歐洲的併購金額已經超過700億美元(約5,460億港元),較2010年大增近9倍,而德國貿易和投資發展機構統計顯示,中國為德國去年最大海外投資者。 其實,像吉利(175)母公司收購瑞典富豪(Volvo)、中國投資公司買入英國泰晤士水務8.68%的股份和山東重工獲得全球豪華遊艇巨頭意大利法拉帝集團75%股權等,這些交易如果容許用人民幣直接做交收貨幣,將人民幣流向歐洲,再兌換為歐元或英鎊支付代價的話,便可產生巨大供應量。 對手隨時後發先至 倫敦加快發展離岸市場的決心更觸動中央的神經,甚至官方媒體新華社也要發表文章,指倫敦無法取代香港的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,更有欲蓋彌彰的感覺。文章引述香港金融分析人士指,倫敦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對香港帶來一定影響,但憑國家的支持,香港擁有先發優勢,更有意見認為,倫敦能與香港形成互動,完善全球性服務網絡等。 分析還認為,香港做「批發」,海外做「零售」,況且有些服務是海外市場目前未能發展的。誠然,香港從地理位置而言,確有近水樓台的優勢,而內地也確立本港「先發」的地位,讓我們飲頭啖湯,且本港過去的確擁有多個「第一」,像07年6月國家開發銀行來港發行首個離岸人民幣債券,集資5億元人民幣,息率為3厘,而去年亦推出全球首隻離岸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和黃金產品等。 可惜,這些甜頭不代表絕對優勢,因資金屬可流動性資產,像美元在上世紀流向歐洲一樣,只要經濟和當地法規配合,流走速度可以相當快,如果內地續多加限制,人民幣不難轉向規管較寬鬆自由的地方「泊岸」,其他地區可能較慢起步,但「後發先至」的能力卻不容忽視,只要資金池有足夠人民幣,上述產品交收能解決貨幣問題,理應不難跟上。 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時,香港除了加快基建硬件外,還要加強發展多元化產品,吸引資金「泊岸」,並鼓勵內地和海外企業留在香港處理人民幣問題,而在個人層面上,還要建立離岸人民幣的資產管理市場,協助投資者的同時,亦讓基金擁有投資人民幣產品的渠道,否則只會將這個龍頭地位轉送給倫敦。 撰文:財經組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